现在的教育界可谓是乌烟瘴气,什么牛鬼蛇神都有,各路大仙齐聚一堂,表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前有陈姓教授在讲堂上大放厥词,时至今日,又出现了年轻清华教授在媒体上公开发表言论:全世界都应该向美国岁贡,并且接受美国的领导地位。
教育界频频出现这种老乱象,这简直就是教育界的耻辱,也是国人的耻辱。
据了解,这名发表雷人言论的清华教师的名字叫于洋,目前在清华大学担任讲师。
他在媒体平台上对美国在全世界的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号召全世界给美国纳税,中国也应该接受美国的领导地位,如此一来,中美的关系才能够和谐发展,美国也不会再“折腾”中国了。
于洋的言论是典型的“以妥协求生存”,对美国让步,以换取美国的好感,但是,这样的办法是绝对行不通的,因为,自古以来只有“以斗争求和平”成功案例,而绝无“以妥协求生存”的道理。关于这件事情,古人已经在《过秦论》里面说得很清楚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面对强大的秦国,六国想的不是齐心协力,展开坚决的斗争,而是想方设法贿赂秦国,把祸水引到别处,但是最终却全部为秦所灭。历史是一面镜子,中国如果对美国卑躬屈膝,那么,曾经六国的下场,就是今天中国的下场。
这么简单的道理,于洋作为中国清华大学的教师,不可能会不明白。但是他又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言论呢?
其实可以从他的教育经历寻找原因。于洋曾经在美国留学,并且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在国外留学期间,难免会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甚至接受西方的价值观。虽然骨子里流淌的是华夏的血液,但是其实思想上已经西方化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于洋发表对美国卑躬屈膝的言论也就不足怪了。
大学里的教授,从海外留学归来的比例非常高,这可能也是造成如今教育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竟于洋事件已经是今年以来被公开关注的第三例教师发表不恰当言论的事件了,但曝光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肯定还有很多类似的事件没有被曝光,由此可见,中国的教育已经中毒很深了。
无论是安徽合肥的陈宏友,还是南航大学陈赛彬,还有清华大学于洋,他们吃着中国的饭,却发表崇洋媚外的言论,这肯定是不恰当的,也反映了中国教育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当然,对于西方,我们不能盲目崇拜,甚至卑躬屈膝,也不能妄自尊大、唯我独尊,而是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西方的科技和文化。
可以学习西方的文化和科技,但是这是建立在保持民族自信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在民族自信基础之上进行学习,才能使自己发展起来,并且赢得别人的尊重。